作文:议论文阅读指导

武士道—日本浪人


某市某县 无名氏

  电影的艺术,是梦幻与现实的契合,情感与意识的突显,将人物表现的酣畅淋漓。作者笔下的武士道精神是那样的脆弱,经不起惊涛骇浪的考验,就已化作一池浮尘,飘渺难觅踪影。
  武士道—日本浪人  
  电影的艺术,是梦幻与现实的契合,情感与意识的突显,将人物表现的酣畅淋漓。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沉浸在那完美的艺术之中,而忽视了原本的现实。不知日本浪人在你的心中是否如荧屏所述的那般潇洒,气概非常,侠骨柔情呢。  
  近日翻读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看着其中满篇横竖着仁、礼、乐、 道、义的字眼就思绪万千了。很难想象孔孟思想在日本的盛行繁荣,代代延续根深至今,并融合为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他们将我国的圣哲思想禅透的如此深邃。在新渡户看来,武士道绝不是简单的道义,行为规范,它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涵盖了宗教、仁礼思想。但,我不知他会如何理解“杀身成仁”这句话的内意。孔圣人明言:即使是牺牲自己也要成全仁,那么拥有武士道精神的武士阶级们成为浪人后,他们的思想行为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波动,颠覆,他们的言行举止合乎于礼吗。可想,作者笔下的武士道精神是那样的脆弱,经不起惊涛骇浪的考验,就已化作一池浮尘,飘渺难觅踪影。  
  日本替德霸占青岛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侵略扩张,制定了移民政策,大量日本浪人迁入。这些浪人在其本土是不受欢迎的,他们是没有户籍,离开主家的落魄武士。一些被军队所用成为侵略扩张的武器,剩者为是那些不务正业、惹是生非的流浪汉。在我国的国上皆做非仁礼道义之事。在《武士道》中作者将武士道精神完美地比同为欧洲的骑士精神,将它解读为正义的象征,仁爱的化身,钢中带柔的温和气质。我想作者所阐述的武士道只应适合那微乎其微者吧。武士是日本特有的阶层,他们拥有特权,随身佩刀,效忠其主家,是受俸禄的寄生阶级。民国元老戴季陶先生在“日本论”中曾说过,早期的武士道是奴道,是在封建制度下的食禄报恩主义。日后渐渐才容纳吸收进了那些道义思想,提升了道德精神。武士道的建立基础与动机,显然异于道义,仁义,在这种基垫下往上铸造,不管它的中心有多饱满,整体看来,亦不过是形体不衬的畸形状态。  
  1939年8月22日,日本在上海成立了一个统管华中地区的特务机构“梅机关”,在小说和影视作品里用了虹口道场这个代名词来引射它。日本武士在这里开设武馆,耀武扬威,专横跋扈,收罗情报。他们那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就是这般的蛮横粗鲁,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正义之勇!每个武士都以拥武士道精神自居,好比用华美的衣服抬高自己的身份,只是悬头挂名为他们的行为做掩饰。进入中国内陆的日本浪人他们的扩张主义思想疯狂地淹埋了武士道精神,他们那张牙五爪、面目可憎,令人惊栗厌恶的模样深印在受害者心中。一位老先生曾对我说起过一段往事:日本扩张侵华,占领东北三省,还建满洲国。当时在满洲国的移民中混杂了许多日本浪人,东北人民饱受了他们的欺压凌辱。这些人买东西,从不付钱,总是强取豪夺,还随意闯进民宅,进行无礼搜查,殴打良民。我想武士道的礼乐精神并未赋予他们那温和仁慈,行为合乎礼节的道德标准吧,不然他们何以有如此的行径。  
  新渡户先生所著的《武士道》,里面着实引用了许多大家之言来阐述他笔下的日本民族之魂“武士道”,向世人展示那高尚的,非野蛮的品德。我并不全否他的思想观点,在此前我已说过这武士道是对微乎其微者而言的。有一位日本僧人岩田隆造,历尽千辛万苦来中国谢罪,为他没参与过的侵华战争来替他的国家的侵华者求得亡魂的宽恕。这位老人的诚恳之举,善意之念,我觉得他非武士,却真真拥有那高尚的武士道之精魂。
 
 
位置:发表区   年级:2 关键字
作文id:602848 来源:原创 字数:1365 投稿日期:2011-5-26 12:34:00 点击:
  快乐战士1 点评

推荐3星:[快乐战士1]2011-5-26 18:54:01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搜索更多作文:“武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