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散点透视法


  散点透视法,亦称动点透视法。它是指从多个角度表现事物特征,或从多个侧面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作文,可以使表现对象更鲜明、生动、丰满,更富立体感。
  例如,邹志安的《支书下台唱大戏》,对被弄权者逼下台的村支书李润娃,作者没有作多少正面的描述,而是通过郑三保到村里调查,群众包括李润娃母亲对李润娃的反应,折射其性格特征和美好品德。群众掰着指头一件一件地数他办的好事,并对他表示深切的关怀。有的劝慰,有的帮他扫地擦桌子,收拾屋子;最后,大家合伙凑钱为他唱大戏,送他一曲《长坂坡》。在他产生失落感的时候,群众从空中接住了他,把他拥入宽大而坚实的胸怀。这样,从不同侧面塑造出一个优秀农村干部形象。
  采用散点透视法作文,要注意服从于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在写景中,视点的转换要清晰;写人时,视点要有所选择,避免视点的散乱和模糊不清。
 
  优秀例文
 
  新嫂子
 
  听说哥哥今天要带嫂子来,我心里可高兴了。可是新嫂子是什么样儿,品行如何呢?我想着想着就到了家。一进门,只见炕上坐着一位二十多岁烫着发的年轻妇女,穿着艳丽的连衣裙,模样挺好看。哥哥给我介绍说:“这就是你的新嫂子。”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模样不错,爱打扮,洋气。肯定不会干农活。外表美,心里未必美。
  下午放学,我离家老远就闻到了一股扑鼻的香味,呀,真香啊,妈妈在地里干活,爸爸不在家,是谁在做饭呢?我走进家门。轻轻推开厨房的门,好奇地往里一看,哦,是新嫂子在做饭。桌子上已经放好了几盘菜:红红的西红柿做成了一朵莲花,嫩嫩的黄瓜切成了细丝,拌粉条,还有烧茄子,糖拌笋片。想不到嫂子还有这样的手艺,到底是北京人哪。不知怎的,我对嫂子的第一印象逐渐减弱了。对嫂子产生了好感。嫂子给我的第二印象是:心灵手巧。
  吃过晚饭,我坐在桌边温习功课,忽然一双手捂住了我的双眼。“谁呀?”“你猜猜?”“啊,嫂子!”嫂子松开了手,“咯咯咯”地笑着说:“小三,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钢笔。”“不对。”“笔记本。”“不对。”“那是什么?”嫂子这时从背后神秘地拿出一本书,“我给你买了一本《世界童话》。”“哎呀,太好了。嫂子,你怎么知道我爱看童话?”“你哥哥告诉我的。我小时候也喜欢看童话,也曾经有过许多梦想。可是我那会儿学习不用功,现在一工作,才知道自己学的知识太少,尽管努力学,可毕竟是有困难的。我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实现你的愿望。”“嗯,嫂子,你真好。”嫂子给我第三个印象是:爱学习,体贴人。
  晚上,我躺在床上,心想:我以为嫂子是城里人,一定很傲气,没想到她心地善良,心灵手巧。我真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好嫂子而骄傲。看人只凭第一印象是不行的,只有多接触,才能逐渐了解人。(逸民)
 
  例文评析
  本文运用散点透视法,通过写“我”对新嫂子的几个印象,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了新嫂子的品格和为人。新嫂子心灵手巧、爱学习、体贴人、心地善良。文章通过这些散点透视了一位既有传统美德又有时代意识的新型妇女形象。(姚荐)
  
 
   
  • 上一篇 众星拱月法
  • 下一篇 焦点表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