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反常合道法


  反常合道法,是指在写作的内容上或艺术上违反人们的常情、常理、常规,而实际上符合写作的规律,使作品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的写作方法。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反常现象,如在世乒赛上,我国选手江嘉良经过艰苦奋战,顽强拼搏,终于击败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夺得男单冠军。按常情,他会高兴得跳起来或者满面笑容。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却掩面哭了起来。生活中,像这样该笑的反而哭,该哭的反而笑的事情时有发生。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成功地运用反常合道法写出了不少佳作。
  例如,邹月照的《儿科大夫的手》(《羊城晚报》1983年5月16日),写儿科大夫生得魁伟粗壮,肤色黧黑,“像个铁匠”;他皱着眉对那位衣衫单薄的农村妇女说话语气很粗暴,使人听了不太舒服。当病孩的家长诉说孩子病情时,他表情平淡,只是一边“嗯、嗯”地应着,一边不断地搓着手。每次喊完病人的名字,他总是又把手搓起来。于是,作家认为这位大夫有一种怪癖,而且不能急病人所急,不能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可是,事实上这位大夫对待本职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之所以搓手,是为了把手搓暖,不让孩子和病人受凉。文中运用反常合道法不仅具体详细地写出了儿科大夫热爱孩子、热爱本职工作的可贵品行,而且使人物形象富有立体感,使其成为生活中的真实人物。
  运用反常合道法作文要注意:要合情合理。即要写出反常现象产生的典型环境,揭示合乎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要用在关键时刻。事件发生突然骤变,必然会造成人物心理、情绪、言行等方面的波动、变化,以至反常。所以运用反常合道法通常是让性格与环境发生冲突,于冲突中促使人物性格产生新的因素和特点。

  优秀例文

  矮老师
  
  依稀记忆里,有位矮矮的老师……
  “老矮子!”
  我们在恨得咬牙切齿的时候,便逼住嗓子,从牙缝里“咝咝”地挤出这几个字来骂他。
  然而,他并没有听见,在“训”了我们一通之后,他挺着矮瘦的背影,满足地向办公室走去,盯满他那件现出布丝儿的白衬衫的,是我们怨愤的目光,而这目光最终也在他的脊背上打了弯,“沉痛”地落在他的口袋上,鼓鼓囊囊的,里头装了我们一副崭新的扑克牌!
  逃了午觉的我们,像一只只可怜的小鸡崽,被他轻而易举地抓进了教室,狠狠地批了一通。
  唉!真弄不明白,这样的中午,这样一个蝉儿高唱、小溪浅流,这样一个校园里筛满了树荫的中午,他为什么老逼着我们在闷热的教室里睡午觉。还一身臭汗地和我们一起闷在教室里,在每一个该是去打扑克、下象棋、捉知了、编柳条帽的中午,我们被迫地闭着眼在教室里强装睡着,恶毒地咒骂他,咒他下雨掉进泥坑里,走路摔个“仰八叉”。即使他拿了家里的一把古董似的大蒲扇,认真地替我们赶苍蝇;即使他掏出大手帕子,慈爱地替我们擦去流到嘴角的口涎;而我们依旧要在入睡前,在心里痛骂几声……
  他确实很矮,四年级时,就有一位大胆的同学,从他面前擦肩而过,得意的又挤眼又撮嘴,而他这一“惨痛”的事实,又着实成了我们窃笑的材料,“矮子”便成了他理所当然的称号。但我们又非常清楚,他对于这个的忌讳,决不亚于阿Q的对“亮”“瓢”之类词的痛恨,而他又很凶,发火时突起眼珠子盯着你,让人不寒而栗,扬起尖尖的男高音冲你大吼大骂,甚至于大打出手!你说,谁敢冒这个险去捅马蜂窝,只敢私下里偷偷地骂着解气。
  您一定要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恨他?听我慢慢说。
  虽然他讲课也妙趣横生,常使我们的眼光“滴溜溜”围着他转,虽然他也常常来几句绝妙的唐诗,一段精彩的时文或是一个个令人捧腹的笑话,虽然他也曾把家里的藏书全部“奉献”给我们,但是,我们仍旧不喜欢他,不喜欢他的错一个字罚抄一百遍的蛮横教法,不喜欢他的震耳欲聋的呵斥,不喜欢他的拎着耳朵绕教室三圈的体罚……诸如此类常引得我们切齿痛骂。于是乎,他的“闪光点”也被我们抛之脑后了,学过一些地主剥削农民的文章,我们常觉得自己就是那瑟瑟发抖、可怜的农民,而他,就是那提着皮鞭、气势汹汹的地主!
  而我们,并不总是“被压迫阶级”,也有“翻身得解放”的一天。
  夏秋两季的收获时节,他就不敢凶了。每每于下课前几分钟,他就堆起了一脸的笑:“学雷锋,见行动,晌午大家帮我们家扛麦个子,我管饭,行吗?”我们自是不敢违抗,但因为是被“请”的,胆子一下子就壮了起来,一路走一路开他的玩笑,笑他的衣服,他的两片瓦似的发型,甚至平时怕他的同学也敢虎起脸,学他发怒的样子,他只是宽容地笑着,脾气竟出奇的好,顶多拍拍我们乱晃的小脑瓜。难怪,老婆多病,孩子尚幼,大忙时分,家家都忙得脚不沾地,谁去揽一个穷教书的活计?他也只好打我们这群小毛头的主意。大家一团孩子气,嘻嘻哈哈地穿梭般地扛。“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几亩地的麦个子都运到了晒场。他站在那儿,脸上一直堆着笑,笑得泪花闪闪。每有一个人扛来,他就一叠声地“辛苦了、辛苦了”。扛完后,他照例又虚虚地留我们吃饭,哄鬼吧!他家里哪有多余的东西喂饱我们?
  毛孩子好对付,“家庭关”可不大好过。常有和他住得很近的同学,于早自习,挤眉弄眼地告诉我们;昨天他老婆又骂他不会挣钱之类的话。于是,我们就在这消息里得到报复的快感,如同我们指着鼻子骂他一顿样的解气。等他气昂昂地跨进教室时,我们互相示意,憋住笑,用眼角的余光鄙夷地望着他。但他仍很威严,丝毫没有显出一点挨骂的沮丧迹象,照例会在你不安分的脑壳上凿一个“爆栗”,而我们就要怀疑那同学的嘴了。
  然而,有一天,他终于彻底暴露了真相,当众栽了面子。
  那是一节音乐课,他拔了高高的嗓子,教我们唱《我是公社的小社员》,伴奏的是一把很古董的二胡,沙沙拉拉地响,正当我们都唱得摇头晃脑,,如醉如痴的时候,门“?”地一声被踢开,门口,气势汹汹地站着他老婆。
  二胡声戛然而止,我们都愕然注视着。
  “叫你拿钱回来买菜,钱呢?”老婆凶凶的。
  “哪还有钱?昨天就借了两块……”他惶惶地站着,辩解着,像犯了错误的孩子,手无力地抓着二胡。
  “没有钱?你指望什么养活一大家子?现在有多少人在大把地捞钱?你倒好,认个死理,硬要当民办教师,教这个臭书,三寸螺丝钉高,逞个什么英雄!”
  他愣愣地,手痉挛地捏着二胡柄,难堪地立着。
  十月的斜阳,留恋地投进屋里,使他全身罩在一抹温柔的余晖里。
  他哭了!
  我们惊惶地望着他,没有了报复的快感,我们幼小的心灵被震慑了,不知是受了感染还是什么,鼻子里酸酸的,大家无言地低下头,教室里鸦雀无声……
  说来也怪,自那次“出丑”以后,“矮子”的骂声却“与日俱减”,等到我们快毕业时,此骂声终于在班里绝了迹!
  时光已悄悄地流逝,却没有流走关于他的记忆。他又是那么挺着矮矮瘦瘦的背影,很严厉的样子。
  我们——他的学生,都想对他说:“老师,我们一点儿也不恨您!”(王培虎)
 
  例文评析
  本文运用反常合道法叙写了小学时的一位矮老师。从小学到高中,所经历的老师不算少,却在“依稀的记忆里,有位矮矮的老师……”。这已属反常。全文几乎都是从恨的角度来写的,而在文末却说“我们——他的学生,都想对他说:‘老师,我们一点儿也不恨你!’”更属反常。全文从恨的角度来写,却又在处处歌颂他、赞赏他——讲课妙趣横生、把家里的藏书全部奉献给我们、要求严格但体贴细致入微、注意培养我们劳动观念、家里非常缺钱却不去赚钱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工作中来……看似反常,却是合道。读完全文,一位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形象凸立在我们面前。(方是) 


  
  • 上一篇 变中求谐法
  • 下一篇 欲露先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