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天文地理篇-东方麦哲伦——郑和七下西洋

以汉、唐盛世作为代表的东亚文明一枝独秀,打破了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玛雅群芳竞艳的古代文明的世界格局,被世界所景仰1000余年。西亚的驼队、南海的商船迢迢东来,鲜丽的丝绸、精美的瓷器陆续西去,“支那”的名声响彻世界。但是,当以文艺复兴作为先导的西方近代文明却已露出曙光,东亚文明却开始衰落,“天朝上国”如欲再创辉煌,就必须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久已搁浅的巨舶必须驶出港湾,扬帆远航。郑和,一个生于云南昆阳的回族之子,以超乎常人的胆识和气魄,扬起了这张通向世界的帆。

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公元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明,他的原名并不叫郑和,而是叫马三保,郑和是后来由明成祖朱棣御赐的新名字。公元1381年冬天明朝军队进攻云南,当时还叫马三保的郑和被掳入明营并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辗转进入朱棣的燕王府。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此时的郑和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领袖才能开始逐渐显露,在长达4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即位称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为宦官的郑和,朱棣赐予“郑”姓,又将其升迁为内官太监,由于郑和又名“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三保太监”。

郑和最著名的事迹还不在于他的为官,而是他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郑和的父亲与祖父都曾远渡重洋,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身受家庭父辈这种冒险精神的熏陶,小郑和从小就立下鸿鹄之志,准备将来远航西洋。他常常坐而冥思,起而力行,刻苦学习划船、使帆、游泳,还潜心于航海史籍的研读,决心要成为一代航海家、冒险家。郑和入宫之后,尤其是成为朱棣皇帝心腹之后,他更加受到重视航海知识。朱棣发觉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知识丰富,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他所具备的这些素质和条件非常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船队下西洋。后来郑和的七下西洋也确实证明了郑和的航海才能。

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带领一支船队出使西洋,这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那时的西洋指的是我国南海以西的沿海各地。郑和一共带了两万多人,除了士兵和水手外,还有各级官员、技术人员、翻译和医生。他们乘坐62条大船,从今江苏的太仓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地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就是现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地,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西王属下的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一百七十人惨遭误杀。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我们人员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也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六万两黄金。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师不利,而且又无辜损失了一百七十名人员,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大规模战斗。然而,郑和身负永乐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开杀戒,沿路西洋各国恐惧明朝前来侵略,之后又得知这是一场误杀,鉴于西王诚惶诚恐,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西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后来郑和每到一个国家,就把明成祖朱棣的信递交给该国的国王,并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三年后,郑和带着西洋各国的使者回到了中国,明成祖朱棣见这次远航这么成功,非常高兴。这也直接促成了之后的六次再下西洋壮举。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次,郑和使团到达东方时,正遇当地瘟疫流行,病魔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当地人纷纷祈求郑大人派医生除魔消瘟,郑公嘱咐他们把榴莲果当药吃。这榴莲树结果实大如我国出产的柚子。果肉颗颗如鸡蛋,白色有核,有一股腥味难吃,当地人路过此树也要把鼻子堵住。但人们听了郑和的话之后,遵照他的教导,吃了榴莲果,结果瘟除病消,从此,当地人便喜爱吃榴莲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