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诚信经商篇-胡雪岩 诚信创奇迹,戒欺留佳话

胡雪岩是中国近代著名徽商,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胡雪岩自幼家境贫穷,靠帮人放牛为生,少年时去杭州做了几年钱庄学徒,在此期间他很注重自己的信誉,结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

有一次,胡雪岩偶然结识了家道中落的候补官员王有龄。当时王有龄的父亲死在浙江任上,由于为官清廉,妻儿有家难归,滞留杭州。王有龄希望到京师活动官职,却苦于没有资金。得知王有龄的情况,胡雪岩很是同情他的遭遇,于是主动允诺给王有龄筹措五百两银子,帮助他上京补缺。可是,当胡雪岩话说出口时,才发觉自己身无分文。为了能够筹集到这五百两银子,胡雪岩只好挪用了他在任职钱庄的一笔死账,把这些钱借给了王有龄。

银子是筹集到了,胡雪岩也兑现了对别人许下的承诺,自己却被老板解雇了。为了王有龄,胡雪岩赔上工作。为了生存,胡雪岩只好四处打工,积攒了一些银两后,他自己开了阜康钱庄。在胡雪岩的钱庄开业不久,就接待了一位特殊的顾客。

有一天傍晚时分,一名军官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麻袋,指名会见“胡老板”。当胡雪岩从家中赶来时,这名军官把姓名和官衔报了出来:“我叫罗尚德,是钱塘水师营十管千总。”然后,他把麻袋解开,只见里面是一堆银子,有元宝,有圆丝,还有散碎银子。随后他又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放在胡雪岩面前。“胡老板,我要存在你这里,利息给不给无所谓。”听了这句话,胡雪岩大为感动,一个素昧平生的人,竟然如此信任自己。不过胡雪岩心想,以罗尚德的身份、态度和这种出乎寻常的行为,这笔存款可能是一笔生意,也可能是一种麻烦。

随后,胡雪岩了解到罗尚德是四川人,家境相当不错,但从小不务正业,是个十足的败家子,因而把父母气得双双亡故。罗尚德从小定过一门亲,女家也是当地一个财主,好赌的罗尚德不时伸手向岳父家要钱,前后共用去岳父家一万五千两银子。后来女家见他不成材,便提出退婚,并说如果罗尚德要是把女家订婚时的庚帖退还,他们可以不要这一万五千两银子。不过希望他今后能到外地谋生,免得在家乡沦为乞丐,给死去的父母丢脸。这对罗尚德是个刻骨铭心的刺激,他一气之下撕碎了庚帖,并且发誓说,做牛做马,也要把那一万五千两银子还清。罗尚德后来投军,辛辛苦苦十三年熬到六品武官的位置,自己省吃俭用,积蓄了这一万多两银子。如今,罗尚德接到命令要到江苏与太平军打仗,没有可靠的亲眷相托,因而拿来存入阜康钱庄。他将银子存入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一来是因为他相信阜康钱庄的信誉,他的同乡刘二经常在他面前提起胡雪岩,且一提起就赞不绝口;二来也是因为自己要上战场,生死未卜,存折带在身上也是一个累赘。

得知罗尚德的具体情况,胡雪岩心里盘算了一下,说道:“罗大人,承蒙你看得起,当我是一个朋友,那么,我也很爽快,你这笔款子准定作为三年定期存放,到时候你来取,本利共一万五千。你看好不好?”“这,这怎么不好?”罗尚德惊喜不已,满脸的过意不去,“不过,利息实在太多了。”

罗尚德非常感动,回到军营后讲述了自己在阜康钱庄的经历,使阜康钱庄的声誉一下子就在军营中传开了。许多军营官兵把自己多年积蓄的薪水甘愿“长期无息”地存入阜康钱庄。当时胡雪岩的钱庄是新开的,根本没有多少资金流通,可以说军营中官兵的这些存款成了阜康钱庄的“第一桶金”。

后来,罗尚德在战场上战死了,他生前委托两名同乡将自己在阜康钱庄的存款提出,转给老家的亲戚们。罗尚德的两位同乡没有任何凭据,就来到阜康钱庄办理这笔存款的转移手续。阜康钱庄在证实了他们确是罗尚德的同乡后,没费半点儿周折,就为他们办了手续。

多年以后,受过胡雪岩恩惠的王有龄由粮台升任杭州知府,再升任浙江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并负责浙江省的粮食采购。但是,王有龄没有忘记胡雪岩的恩情,为了报答胡雪岩当日的恩情,他就让胡雪岩经手官方的购粮,进而利用购粮的公家资本,发展自己的钱庄事业。

有一天,胡雪岩的母亲病了,他到药店抓药时发现有一味药是假药,胡雪岩上前理论却被店主溪落一番。当年由于战乱、疫病等原因,药材奇缺,店铺之中假药更是流行,吃药吃死人的现象非常普遍,以至于很多病人服药后病得更厉害,都不愿意上药店抓药了。胡雪岩也深受其害,他决定自己开个药店,并下了绝对不卖假药的决心。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胡雪岩开始筹设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十余亩建成胶厂。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四百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有一次药师在制药过程中,本来该用虎骨的,由于缺货,用豹骨替代,这事让胡雪岩发现,他立即命令把这批药当众销毁,并召集全体员工开会,当众写下了“戒欺”一匾,匾中说:“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牟取厚利,唯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此后他对采药制药进一步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从此,胡庆余堂所用药材,直接从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且设招牌为“真不二价”。胡雪岩在全盛时期开创的胡庆余堂将他救死扶伤的对象范围扩大到全天下所有的百姓。在胡雪岩的主持下,胡庆余堂推出了十四大类成药,并免费赠送避瘟丹、痧药等居家必备的太平药。胡雪岩在《申报》上大做广告,使胡庆余堂在尚未开始营业时就已名声远播。1878年春,以上的耗费换来的是成倍的利润。

胡庆余堂在1880年时,资本达到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而胡雪岩,胡庆余堂的创办者,也因其不耻下问、勇于探索,以一个钱庄出身、不熟悉药业的人在中国药业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胡庆余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并因胡庆余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