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故事-医药学家李时珍

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作斗争时,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留下了极宝贵的医药学遗产。早在远古时代,就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我国最早一部较为完整的药物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全书收有药物三百六十多种。南朝梁人陶弘景著有《本草经集注》,收录药物七百三十种。到了明代,产生了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他著有《本草纲目》一书。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他家世代从医,祖父是走方郎中。父亲长年行医,在地方上小有名气。李时珍从小受到家风熏陶,对医药学很感兴趣。

李时珍二十四岁开始跟随父亲正式行医。他对待病人热情,诊断认真细致,人们称他“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李时珍治病,注重“辨证施治”,脉证合参。他努力吸取前人的经验,但也不完全迷信古人,而是注重实践。南朝名医陶弘景的医书上记载,巴豆主泻。李时珍经过试验,发现巴豆剂量用得重,会引起严重腹泻,若剂量适当,反而可以止泻。他曾用适量巴豆配合其他药物治好许多腹泻病人。他灵活应用“单方”、“验方”,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李时珍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他的父亲。附近州县的病人,都慕名前来请他诊治。

有一年楚王朱英Φ男《子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手足发颤不止,这可急坏了楚王。他令人请来一道士,那老道说是鬼神附体,只要吃了“金丹”就会好。没想到,吃了金丹后,楚王的小儿子手足颤抖得更厉害了。楚王大为恼火,痛打了道士一顿把他赶出王府。楚王听说蕲州有个名医李时珍,连忙派人将李时珍请到王府。李时珍先看病人的脸色,又号脉叩诊,诊断不是什么大病,只不过是受了风寒。服用了三剂药后,楚王小儿子就痊愈了。楚王连声称赞李时珍是个神医,竭力挽留他在楚王府当了医官。

其实,留住李时珍在楚王府的并不是医官的诱惑,而是王府里有许许多多的药书,有各种各样的药材,可供李时珍研读和实验。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朝廷下令各地推荐名医,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楚王推荐李时珍到皇宫太医院当太医。嘉靖皇帝迷信方士,祈求长生不老,对医学并不重视。但皇家医院有更多的藏书。李时珍在这段时间里,阅读了许多民间不易见到的医药书籍,并且认识了许多珍贵药材以及外国贡献的药物,增长了不少见识。一年后,李时珍托病辞职返乡。

李时珍回乡后,除了替人治病外,大部分时间用在对药草的采集和研究上。他成年累月跋涉在深山野林中,研究各种草木的药用性质。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弄清了不少疑难问题。

在研读医学资料中,李时珍发现历代本草的内容谬误很多,有的分类杂乱无章,有的漏列了药物。他想,本草书上的这些错误,若读者照它用方,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害人。于是,一个重大构想产生了——应该编写一部新的本草,纠正前人的谬误,充实新的内容。他把自己的宏伟设想跟家人说出后,全家人一致赞同。

这可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工作。明朝以前,各种本草收录的药物共有一千五百五十八种,加上当时新发现的,总数近两千种,包括草木花果、虫鱼鸟兽以及金石矿物等等,每种药物的形状、性能、药效各有特点。其中存在同一种药物却有二三个不同的名称,或者二种不同药物却是同一名称的现象。也有截然不同的药物,而它们的外貌很相似的。要对如此杂乱繁多的药物明白无误地加以分类,这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李时珍知难而进。他在行医的同时,博览了八百多种医书,作了许多记录,但他还觉得这些远远不够,要想完成这部巨著,一定要到全国各地去考察,去发现那些还未被人们认识的药物,去收集民间的特效药方,只有这样写成的药书才真正能流传百世。李时珍带干粮,上山采药,不但走遍了家乡的山川,而且到过江西、直隶以及大河南北的产药地,采集草药标本,摹绘图像。他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在考察途中,不论是老人、青年人,也不论是和尚、道士,只要对他稍有帮助,他都虚心请教。李时珍在实地考察中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丰富和充实了书的内容。为了提高质量,李时珍动员家人协同创作,有的帮助抄写,有的帮助绘图。先后三易其稿,经过二十七年的努力,于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全书,定名为《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二类,收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附有验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则,比以前医书增加四倍,同时附有动植物插图一千一百六十幅,全书共约一百九十万字。李时珍为这部旷世药典耗尽了毕生精力,书写成不久就去世了。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本草纲目》在南京首次刊印。1606年流传至日本,后又传入朝鲜以及欧洲各国,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流传,直到今天还在医药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