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故事-门阀士族的兴衰

南朝宋武帝的舅舅路庆之出身寒微。一次,他的孙子路琼之去拜访名门望族王僧达。王僧达故意奚落他,先“了不与语”,后又讥问:“昔日我家养马仆役路庆之,是你什么亲戚?”后来还喝令左右,将路琼之坐过的胡床烧掉。路太后听说大怒,到皇帝面前哭诉。宋武帝也只能说:“琼之少不更事,何必无事到王家去,自取其辱。人家王僧达是贵公子,岂能为此事轻易问罪?”只好不了了之。士族严格排斥庶人寒流,使两者身分地位相差悬殊。严格的等级观念,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深蒂固。

那时,达官贵人家的大门外一般都有两根柱子,左柱称“阀”,右柱称“阅”,常用来榜贴本户的功状。阀、阅便成为做官人家的一种标志。因此,封建社会里世代为官的人家,又称阀阅、门阀士族或世家大族。那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专看家世出身,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重要官职,成为世袭官僚。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一个门阀贵族阶层。这些人不但高居于劳动人民之上,而且还制定一整套维护门阀特权的等级制度,与庶族地主严加区分,称为“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是世家豪族政治、经济势力膨胀的产物。它孕育于东汉,确立和极盛于魏晋,而到南北朝时则逐渐衰落。在门阀制度下,家世声名是衡量身分的最高标准。只有那些祖辈有人做官、名望较高而且代代相传的人,才能被承认属于“士族”。士族中间也有差别。一般来说,族人能长期保持上品官级的,是最高一层,称为“右姓”、“茂姓”。如东吴地区的朱、张、顾、陆四族;原在北方,随晋室东渡的王、谢、袁、萧四族;山东的崔、卢、李、郑四族;太原的王氏家族;关中的袁、裴、柳、薛、杨、杜六族,都为右姓大族。他们不但在本地区“郡望”最高,而且“四海通望”,天下共认。其他大族虽然也在士流之内,但身分地位较低。

这些士族特别关心的是,如何才能永保优越的门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殊地位。为保持他们的“高贵血统”,他们讲究婚姻门当户对,而绝不允许与庶族通婚,如“婚宦失类”便会受到士族众起非难。南齐时东海人王源,他的曾祖曾任尚书右仆射,父、祖和本人官职也很高,当属士族范围之内。但他因把女儿嫁给了“士庶莫辨”的富阳满氏,便引起舆论大哗,士族地主认为“玷辱同类”。当时御史中丞沈约还为此上表弹劾,要求皇帝革除王源官职,剔出士流,“禁锢终身”。在平时生活中,士族一般不与庶族人士来往,即使有时接触,也自矜门第,鄙薄寒流,故意造成“士庶天隔”的局面。

士族为了明确身分地位,区分等级,便采用编撰“家谱”的方法,将士族世系源流明确记载下来,以备查考。政府命官取仕,“必稽族谱而考其真伪”,以防庶族假冒。宋、齐之后,政府还设立专门“谱局”。于是,谱牒百氏之学竟然成为一种专门学问而兴盛起来。中原士族随晋帝渡江者有百家,因此江东有《百谱》(《百家谱》)。晋孝武帝时,贾弼之广集百家谱记,朝廷派人帮助他撰定《十八州士族谱》,共一百帙,七百余卷。贾家祖孙三代传谱学。《百谱》中的一百家被列为享受政治权利的士族。东晋政权主要属于这百家的政权,西晋士族的全部腐朽性,也主要由这百家移植到长江流域。

士族为标榜自己身分特殊,还发展了一套繁琐礼仪。例如,当时在士流官宦中间,流行一种避家讳的风气。在这班人面前,绝对禁止说他们祖辈任何一人的名字,连声音相同的字眼也不能用,必须找其他义同音不同的字来代替,否则,便触犯忌讳,认为是有意侮慢。东晋时王忱去拜访太子洗马桓玄(桓温之子),桓玄设酒款待。王忱因为刚吃过寒食散,忌饮冷酒,连呼左右温酒来,不意触犯了桓玄父亲桓温的名讳。桓玄感到受莫大耻辱,又不敢得罪这位望族,竟在酒席上伤心得“呜咽流涕”。要在士流大量社交活动中,不犯别人家讳,确实很难做到。但也有人由于熟谙谱学,可以做到“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

在门阀制度的庇荫下,士族享有许多特权。梁武帝对待亲属和士族,一概不用法律。士族人犯罪,可得宽免。而民众犯罪,用法极严,如该从坐,无论老幼都不能免;一个逃亡,全家人都被罚做苦工。公元511年春,梁武帝到南郊祭天,途中一老者挡住车驾道:“陛下用法,对民众太苛,对权贵太宽,未必长久之计也!”

第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