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故事-淝水之战

公元357年,前秦苻坚自立为帝。苻坚是氐族人,他在王猛的辅佐下,全盘接受汉族文化,抑制豪强,兴修水利,注意农桑,改进农业耕作技术,使前秦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苻坚灭燕后,占领黄河下游。公元373年,攻占东晋益州之地。公元376年,又攻灭今甘肃西部前凉及鲜卑拓跋氏在今山西北部所建的代国。苻坚统一了整个北方,便积极准备南下灭亡东晋。

东晋王朝依靠长江天险和南方经济相对稳定发展的局面,得以偏安一隅,到此时已有近六十年。东晋、前秦间以淮河为界,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

公元382年,苻坚大会群臣说:“朕继承王位已二十多年,东征西战,每想到天下尚未统一,便深感不安。如今四方夷族都已降服,惟有晋国尚在。朕现在拥有精兵百万,良将千员,欲亲自带兵讨伐晋国,众卿以为如何?”

苻坚此番话刚出口,众大臣便议论纷纷。有人提出长江天险难渡,讨伐晋国难以取胜。苻坚说:“长江有何了不起!如今我有雄兵百万,若将马鞭掷于江中,便能截断江水,天险有何用!”

苻坚见反对意见居多,十分生气,他说:“不必再言!在路边盖房者,去询问每个过路者的意见,永远不会一致。此事还是由朕决定!”

苻坚的谋臣王猛于七年前去世,临终时,曾嘱咐苻坚:“东晋虽偏居江南,但与邻国友好相处,国泰民安。臣死之后,陛下不可攻打晋国。”当时苻坚对王猛言听计从,但在攻晋一事上却看法相反。此事已隔多年,苻坚认为攻晋条件已经成熟。

等到群臣退出之后,苻坚留下弟弟苻融商议。苻融也不同意进攻东晋,他提出伐晋有“三难”,强调由于前秦连年战争,兵士疲惫,人民不愿与东晋作战。又指出,最大的忧患还在于,被前秦征服的鲜卑、羌、羯等族贵族,遍布京城内外,他们都与前秦有仇,一旦大军东下,关中会面临很大危险。苻融还说:“凡言不可伐晋者皆陛下忠臣,陛下可以不听我等意见,王猛不可伐晋的遗嘱,陛下忘了吗?”苻坚听罢不高兴道:“朕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仗朕屡胜声威,攻打即将灭亡的晋国,何愁不能取胜?”此时,鲜卑族将军慕容垂及羌族贵族姚苌也分别来见苻坚。他们希望苻坚在战争中失败,好趁机恢复前燕的统治,都怂恿苻坚伐晋,请他“圣心独断”。苻坚听后很高兴,于是决意用兵。

公元383年五月,苻坚命全国平民每十丁抽出一兵,共调集军队一百多万人。里面有鲜卑人、羯人、匈奴人、氐人、羌人,其中大部分为汉人。八月,南征开始,苻融及慕容垂等统率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令姚苌率蜀兵顺流东下。苻坚自己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作为全军主力。苻坚一声令下,大军“水陆齐进”,“旗鼓相望,前后千里”,当苻坚已抵今河南项城、沈丘二县一带时,所率尾部,尚在长安城屯集待发。在东西万里战线上,开始了对东晋的大举进攻。

秦军出兵的消息,早已传到东晋国都建康。在此紧急关头,为争夺权力而互相勾心斗角的东晋统治集团,停止内乱,赶快商议对策。朝廷上下都在议论此事,有人主张,大敌当前要奋起抵抗;有人认为,敌强我弱,应该及早投降。宰相谢安极力反击投降派,他说:“以弱取强,以少胜多乃为常见。赤壁之战便是前例。”谢安力主抵抗,率东晋官兵进行军事部署。

谢安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他命弟谢石指挥全军;命侄谢玄担任先锋,率八万兵马阻击秦军;又派胡彬率水兵五千去淝水河边寿阳城,助当地官兵进行抵抗。谢安亲自担任征讨大都督。

八万晋军对抗一百一十二万秦军,力量如此悬殊,晋军将领都心神不安。谢玄去向谢安请示作战方略,谢安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自有安排”,便无下文。谢玄问不出名堂,又不敢再多言,就又另派人去问。谢安仍不回答,而是让大家邀集亲朋好友一起到山间别墅去游玩。在别墅中,他绝口不谈军务,而与谢玄以别墅为赌注下棋。谢安棋艺以前总敌不过谢玄,这天因谢玄忧惧战事,反而输给谢安。谢安对外甥说:“我所赢这座别墅便送给你!”下完棋,谢安又同大家在山间游玩,直到晚上,才回到府上。然后指挥将帅,部署兵力,各自分头去迎敌。

东晋大将桓冲听说京城危急,写信给谢安,表示要派三千精兵援助京师。谢安对来使说:“朝廷已作安排,兵力、武器都不缺,不劳桓公派兵,还是用在西边防务上为好。”桓冲听后,对幕僚说:“谢安石(谢安字安石)有宰相度量,可惜不懂军事。现在大兵压境,却只顾谈笑游玩,还派了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去督战,兵力又那般单薄、脆弱,国家前途可想而知,恐怕我们都要成为秦军的俘虏。”

第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