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82)

就我自己说起来,是早就有人劝我不要发议论,不要做杂感,你还是创作去吧!因为做了创作在世界史上有名字,做杂感是没有名字的。其实就是我不做杂感,世界史上,还是没有名字的,这得声明一句,是:这些劝我做创作,不要写杂感的人们之中,有几个是别有用意,是被我骂过的。所以要我不再做杂感。但是我不听他,因此在北京终于站不住了,不得不躲到厦门的图书馆上去了。

艺术家住在象牙塔中,固然比较地安全,但可惜还是安全不到底。秦始皇,汉武帝想成仙,终于没有成功而死了。危险的临头虽然可怕,但别的运命说不定,“人生必死”的运命却无法逃避,所以危险也仿佛用不着害怕似的。但我并不想劝青年得到危险,也不劝他人去做牺牲,说为社会死了名望好,高巍巍的镌起铜像来。自己活着的人没有劝别人去死的权利,假使你自己以为死是好的,那末请你自己先去死吧。诸君中恐有钱人不多罢。那末,我们穷人唯一的资本就是生命。以生命来投资,为社会做一点事,总得多赚一点利才好;以生命来做利息小的牺牲,是不值得的。所以我从来不叫人去牺牲,但也不要再爬进象牙之塔和知识阶级里去了,我以为是最稳当的一条路。

至于有一班从外国留学回来,自称知识阶级,以为中国没有他们就要灭亡的,却不在我所论之内,像这样的知识阶级,我还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

今天的说话很没有伦次,望诸君原谅!

(原刊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上海劳动大学《劳大周刊》第五期,后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

注释

易先生,即易培基(1880—1937),字寅村,湖南长沙人。曾两次担任短时期的北洋政府教育总长。他支持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运动,该校复校后曾兼任校长。1927年任上海劳动大学校长。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反对英国参战,因而被解除剑桥大学教职;之后又因反对征兵,被判监禁四个月。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曾发表《站在斗争之上》等文,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Renaissance,英语,文艺复兴。14至15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文化运动。

“象牙之塔”,指脱离现实的文艺家的小天地。原为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批评诗人维尼的用喻。

  • 上一篇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