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仁-第五章 仁者无敌:职场纵横的仁性法则

能否在职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关键在于正己和不求人,也就是儒家的“为仁”思想:“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无怨则无忧,无忧则不惑,不惑则不惧。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为正己,正如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当自己犯下过失时,“先验身过,次验心过,悔其前非,断其后续,亦期至于无一念之不纯,无一息之稍懈而后已”,并做到:“善则称人;过则称己。”

不求人,则要求君子包容豁达,“小不忍,则乱大谋”,同时应忌结党营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与人沟通交流亦应做到“情欲信,辞欲巧”,因为“巧言令色,鲜以仁”。

要想真正通达“仁”之道,孔子提出了四个标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不器”,只要能在职场中坚守仁义信条,把职业当事业,视企业为家业,自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为“仁者无敌”。

1.与上司相处,说之以道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很容易,但要讨他的喜欢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喜欢,他会不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才的时候,他会根据各人的才能去安排。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然而要讨他的欢心很容易。即使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喜欢,他也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才的时候,他对人却求全责备,百般为难。”

国学链接:“以”的几种用法

“以”是古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中的“以”就作“用”解。

“以”常和“为”连用,组成“以为”或“以……为……”结构,译为“认为”,“认为……是……”例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认为)妙绝(林嗣环《口技》)。又如: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古文中,也有单独的“以”字作“认为”解的,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中的“以”便解释成“认为”。“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诸子之言:

孔子的弟子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也。”意思是:和上司过于密切,就会招致侮辱;对于朋友过于密切,就会被疏远。而朱熹也说:“君子之心公而恕,小人之心私而刻。天理人欲之间,每相反而已矣。”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此句如是点评:“君子待人接物,出于公心,不掺带任何个人恩怨。而且,君子爱人,懂得信任、体谅部下。所以,只要你努力工作,即使你做得不够好,他会教你做好,也会体谅你的不好。所以说,与君子共事容易。但想要讨好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君子公事公办,不需要也不喜欢迎合、奉承。

“小人之心猜忌而尖刻,任人唯亲。如果你不刻意讨好他,他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从而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打击迫害。而对于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他便会视之为同伙,沆瀣一气。所以,在小人手下工作,要小心谨慎,因为他们手中有权力,这种权力更加助长了他们膨胀的私欲和说一不二的指使欲望,他们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正所谓小人得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延伸思辨:正确面对领导的错误批评

孔子认为,与君子相处应“说之以道”,“说”即“悦”,喜欢、高兴的意思,孔子这句话也就是“悦之以道”。当时的君子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品德高尚的人是人格上的君子;另一方面,位高权重的人是地位上的君子。从这个概念上看,领导、上司也算得上是君子。那么员工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自然也应“悦之以道”。那么,当领导“不悦”的时候,你应该如何与之相处?子曰:“吾道一以贯之”,依然应该客观看待,不顶撞,不怨恨,尤其是在领导由于自身错误认识导致“不悦”时,更应该正确对待。

领导不是神,总有批评错误的时候;人在职场,难免有被领导误解的时候。因此,我们要正确应对领导的不正确批评,千万不能因为你是正确的,领导是错误的,就和领导打起嘴仗、较起真来。实践证明,在职场和领导较真的人都以惨败而告终。